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坚决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场硬仗

作者: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3-10-31 08:44

本报评论员

10月28日,市委书记张伦到郓城县开展了一次案例解剖式调研。调研中,张伦用实地察看与专题会议相结合的方式解码郓城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验,并深刻阐述了传统产业对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郓城县是传统产业大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棉纺织、酒类包装、木制品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数据显示,郓城棉纺织产业总规模达到350万纱锭,全国县域排名第二;瓶盖、胶帽产量占全国份额的20%,白酒瓶销量则为全国县域第一。去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514.5亿元、215.8亿元,其中传统产业占比分别为32.7%、77.9%。

但是,在传统产业不断发展的背后,郓城县却“嗅”到了危机——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产能过剩的持续、科技水平不高、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利润不稳定等。“毫不客气地说,企业随时都面临破产消亡的风险。”一位企业负责人坦言。

对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郓城县认为,这已经不是该不该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快做、做好的“必答题”,只有坚决转、快速转,才能有活路。

为推动全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郓城县强化组织推进,先后8次组织企业家到外地学习考察,探索具体转型路径;积极邀请行业专家为企业现场指导,与专业机构深化合作,绘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扎实开展降电价、降气价、降耗材成本、降融资成本、降运输成本等举措,并探索试行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营商环境等。

一剂剂“良药”,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痛点,激发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热情。拿郓城县棉纺织产业为例,有一半的企业提出技改计划,1/3的企业正在技改或已经完成技改,预计将完成投资30亿元,年内新增40万纱锭,投产后年产值增加20亿元。

在企业良好发展态势的带动下,今年1至9月份,郓城县规上棉纺织企业实现产值144.2亿元、增长25.1%,税收2.26亿元、增长78.04%;酒类包装实现产值30.2亿元、增长39.2%,税收6443万元、增长72.09%;木制品实现产值64.7亿元,增长7.4%,税收1.13亿元、增长66.3%。

毋庸讳言,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如郓城县那般重视传统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有一些地方在制定产业规划时,往往把带有“传统”色彩的行业和领域当成烫手山芋,唯恐避之不及。但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种风险挑战,把传统产业巩固好提升好,实体经济才能更有底气。

对于我市而言,虽然工业化起步较晚,但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也形成了一批优势传统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张伦在郓城县调研时明确指出,传统产业是我市制造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县域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市传统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上,面临着严峻复杂的竞争形势。突出的表现是,产业层次总体不高,多数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质量有效投资不足,大平台大项目的支撑力不强;有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不足;企业产品体系不完善,产品种类单一,产业链条的长度、厚度、高度、深度不够,整体竞争力不强等等。

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落后的产业属性,只有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产品、模式和理念。国内外诸多案例充分说明,只要对传统产业进行系统化、精准化的改造提升、加快转型升级,完全可以实现脱胎换骨、大有作为。比如,潍柴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创新,不断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残”与“缺”,成为我国超大规模的高端重型装备企业。在我市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像郓城县的众拓新材料,通过引进国际最先进设备和工艺,新增年产20万立方米无醛OSB欧松板连续平压生产线,蹚出了一条自己转型发展的路子。

可以说,只要我们坚定实施转型升级行动,持续推动技术、产品、业态、模式的创新,菏泽传统产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羽翼”必将越来越结实丰满。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何走?张伦在调研时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引导企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强化技术改造、提升管理水平,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具备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场硬仗。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压紧压实责任、广泛凝聚合力,齐心协力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各级产业链“链长”要以身作则,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产业、促转型,抓项目、促升级。有关部门还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扎实做好入企走访、政策解读、纾困帮扶、试点争取等工作,“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融资、用工等困难,更好重塑优势、擦亮品牌,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作为企业家,要解放思想、放宽视野,学习一流、对标一流,积极学习更多更先进的管理经验,充分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必须爬过的坡、必须迈过的坎。让我们咬定目标、合力共为,下定决心、全力突破,坚决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场硬仗,奋力开创菏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